黄刚,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顾问。
自2006年起,从事设计行业的他喜欢上了古代玉器的收藏,并将这种喜爱持续至今。在此期间,得到了大量玉器收藏者的帮助和指导,如今在中古玉器的收藏领域略有小成,并于2012年7月在阜新市博物馆举办了《辽海缀珠——黄刚藏古玉精品展》。另于湖南文博会、浙江文博会期间进行公益古玉知识讲座。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唐宋辽金元玉器的收藏,并注重实战与理论的结合,有志于对藏品整理并集结成书,以总结自己的收藏之路并回报广大玉器爱好者的支持与帮助。
_gph1.jpg)
_yuxm.jpg)
喜爱古玉收藏的黄刚老师,以自身藏品为例解读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玉器演变。黄刚老师认为,“鉴”是分新老,“赏”则是还原物境。“鉴”是收藏之起点、是基础,而要达到“赏”的层次则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在历史、社会、艺术等方面的广泛涉猎与研究能让“新手”变“老手”,并逐渐成长为业内行家。
_u34y.jpg)
_3y9p.jpg)
_9nyt.jpg)
_ko28.jpg)
_ju2m.jpg)
对于“如何成为玉器鉴赏专家?”的疑问,黄刚老师坦言:“只有买出来。”同时,他表示,只有探求玉器背后的内涵,才叫真正欣赏了古玉。小小一件古代玉器,见证着世事变迁、往事如烟,品味这其中的故事才是玉器收藏的乐趣所在。
_hb59.jpg)
_6lz6.jpg)
_2140.jpg)
_zmaj.jpg)
_g3k1.jpg)
_k8xq.jpg)
_qeyd.jpg)
_ka7s.jpg)
_eyno.jpg)
_8y2y.jpg)
_euhe.jpg)
_5o6g.jpg)
_wfd9.jpg)
_jtdg.jpg)
黄刚老师部分藏品
黄刚老师,多年来也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不求得任何回报,曾先后多次为各种慈善机构捐赠善款,以君子如玉而自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黄刚老师从自己和周边朋友的经历中感悟出玉器收藏的心得:对于玉器的喜爱程度,决定了你最终拥有这件玉器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