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0:00-17:00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6号天雅古玩城919

服务热线

010-52091293

010-52091157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
中秋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来源: | 作者: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 | 发布时间: 2018-09-24 | 1251 次浏览 | 分享到:

· 中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历史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 渊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如下: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等习俗。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案,摆祭品,在月下,将月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又相传古代齐国女子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关于月饼

继豆腐脑和粽子后,如今月饼也有了“甜咸之争”。从最传统的五仁馅儿,到现如今的冰皮月饼、流心月饼、蛋黄月饼、鲜肉月饼、榴莲月饼等,虽不一定喜欢,但每年总会吃一两个应应景。

关于月饼的传说,也是有很多种:一说是后羿思念其妻嫦娥,一说是刘伯温起义为传消息所用,还有杨玉环赏月吃胡饼的说法……

但无论哪种,对现如今的我们来说,都已稀松平常;而吃月饼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以月饼来寄托思念,愿岁岁年年,团团圆圆。

· 诗说中秋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阳关曲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徐有贞 】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在中秋这样一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里,很多人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与亲人团聚。只希望,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诉说自己的思念。

新闻中心丨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