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能量子假说,从而得出了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直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产生与发展,而波尔则运用量子理论和原子结构模型揭开了氢原子光谱之谜。
1944年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试图把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1980年 核磁共振应用临床医学领域;而生命信息检测仪也随之出现。
1990年 美国最早发明量子共振检测仪,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研究。
2015年 英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公布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以"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荣登榜首。
2016年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2016年 中国国防企业宣布研制出能轻松发现隐形飞机的量子雷达。这种应用量子纠缠原理的雷达与传统雷达大不相同,让隐形战机无处遁形。
2017年 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古华通公司总部隆重举行,并且介绍说,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是中国文物鉴定领域的重大突破,文物鉴定由此可以准确到年份。
普朗克、玻尔、爱因斯坦、薛定谔、霍金等享誉世界的天才物理学家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量子物理学竟然被“创造性应用”到文物鉴定领域。
量子技术如果真的得以实现,我们就能突破光速的限制,瞬间传输数据甚至瞬间传送空间都能实现。我们能征服整个宇宙!甚至能跨越时空,穿越到平行宇宙里面,直接和古人对话。也就是说,这项技术简直就是让人类拥有类似超能力的存在,直接通神的技术!但是:目前该项技术还在探索发展之中,中国的量子技术领先全世界,主要的研究方向还是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上面。为何突然就能鉴定文物了?
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居然可以准确到年份,由此看来,全世界文物界最为头疼的鉴定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姑且不说量子文物鉴定是否是科学高速发展的成果,就针对其鉴定出来的玉器,我们请多位民间高手和文博专家通过照片再鉴定,结果一致认为均是粗劣的仿品,无需上手。
2015年3月17日,国家质监总局召集国家文物总局、国家标委会、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监委、中纪委等十几个部门开会,最终形成了要建立“以科学仪器鉴定为准,专家眼鉴为辅”的文物艺术品鉴定溯源体系的结论。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里也明确提出:要规范文物鉴定活动,推广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全面有效地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文明进步的物质载体,彻底结束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乱象。但是“量子文物检测鉴定仪”到底是“真科技”还是“伪科学”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考察、论证、评估后方能见真章!
文物鉴定需要高精端科学仪器的有效协助,在遵守“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大质量基础的前提下,提高文物鉴定水平,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今后将高度重视民间收藏文物工作,充分听取业界心声,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制约文物合法收藏、流通瓶颈问题的方法,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的保护和服务,支持民间文物发挥作用,推动文物收藏健康繁荣发展。